一、发展历程
大布苏保护区始建于1993年3月,由吉林省政府批准建立省级自然保护区,由乾安县政府管理。2001年中科院刘东生院士题写了“乾安泥林”,“乾安泥林”由此得名。2003年“乾安泥林”被原省国土厅批准为省级地质公园。2005年7月,经国务院批准晋升为国家级保护区,隶属原省国土资源厅。2006年省编办批准大布苏保护区管理局为财政全额拨款正处级事业单位,内设机构5个(办公室、生态保护科、规划建设科、科研宣教科、博物馆),核定编制23人,现有在编人员22人,其中女职工7人。2012年被原国土部批准为国家地质公园,同时被评为国家级国土资源科普基地。自此挂两块牌子,即吉林大布苏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和吉林乾安泥林国家地质公园管理局,行使着双重职能。2014年被评为国家3A级旅游景区。2018年11月转隶省林业和草原局。
二、自然状况
吉林大布苏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吉林乾安泥林国家地质公园)位于松原市乾安县城西南40公里处,地跨所字镇、大布苏镇。主要保护对象4个,即“泥林”潜蚀地质地貌景观、晚更新世古生物化石产地、湿地生态系统和国家重点保护鸟类,保护区总面积110平方公里。其中,核心区38平方公里,缓冲区44平方公里,实验区28平方公里。大布苏湖为松嫩平原较大的碱水湖,PH值12。大布苏湖的湖水是依靠天然降雨和坡面径流及地下上升泉补给,降雨量400毫米,蒸发量1000毫米,蒸发量远大于降水量,属于闭流湖泊,湖中陆地最低海拔为119.8米,盆地面积81.18平方公里,蓄水面积37.5平方公里,芦苇面积33平方公里,森林面积3.63平方公里,盐碱地面积1.73平方公里,草原面积8.5平方公里,湿地面积3.38平方公里。泥林潜蚀地貌景观主要分布在大布苏湖东岸,南北长约7.5公里,东西宽约1公里。
三、化石资源
目前,大布苏重点化石产地出土的晚更新世脊椎动物化石共有655件标本,分属6目13科21属23种,涵盖了猛犸象——披毛犀动物群的主要类型代表。是国家级重点保护古生物化石集中产地,也是我国著名的新生代古生物化石产地之一。
四、动物资源
公园内动物种类繁多,陆生野生动物178种,其中两栖动物1目2科3种;爬行动物2目3科4种;鸟类动物17目45科157种,其中,国家一级保护鸟类有丹顶鹤、白鹤、白头鹤、东方白鹳4种,国家二级保护鸟类有白琵鹭和鸳鸯等23种;兽类动物3目7科14种。
五、植物资源
保护区现有高等植物55科、191属、288种(包括人工栽培种),其中单子叶植物81种,双子叶植物207种。物种数最多排在前10位的科依次为菊科(64种)、禾本科(38种)、豆科(18种)、莎草科(15种)、藜科(13种)、百合科(13种)、蓼科(9种)、唇形科(8种)、伞形科(6种)、旋花科(6种)、十字花科(6种)。群落类型共4个植被型,5个群系,12个群丛。
六、地质地貌资源
大布苏湖为一构造断陷湖盆,泥林组成物质属上更新世湖相沉积,上部为灰黄色亚砂土,粉砂含量较高,具钙质菌丝体和钙结核(pH值含量10-12)和大量易溶解的盐类,矿化度较高,是东北地区极为罕见的盐湖。其地貌类型多样,涉及湖泊地貌、流水地貌、风成地貌和砂积地貌。
泥林景观只呈现在大布苏湖东岸。泥林系指在干燥气候环境中,黄土状亚砂土经过长期侵蚀、潜蚀而形成的地质地貌景观,表现为柱状、塔状、台状、峰丛状、沟壑峡谷状,土柱高达5-10米,当地群众形象地称其为“狼牙坝”。
七、科普资源
保护区目前规划建设七个科普功能区,分别是:人文科普区、人类进化区、生物演化区、地球科普区、湿地科普区、文物保护区和鸟类保护区。其中已建成五个科普区,功能区总面积达 23.64万平方米。
八、人文景观资源
人文景观资源包括建筑类和凤舞风俗类,建筑类包括青铜器时代早期的古墓群和辽金时代古窑址等,凤舞风俗主要指东北蒙、满民族特色风俗活动。此外,在大布苏湖东岸台地的沉积黑土中,前人还曾发现过同时代旧石器时代末期的细石器文化遗迹,推测这可能是史前时期临时的石器制造点。古人类活动遗迹的发现,说明我们人类的祖先曾经与这些古动物一起同行,共同生活在这片区域,给大布苏“猛犸象——披毛犀动物群”化石宝藏增添了独特的人文魅力。